機檢分析師認真分析檢測設備傳回的圖片。 長沙晚報通訊員 謝敏 宋澎 供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謝敏 宋澎
“動調,檢7道車組已停穩,上信號……”1月28日上午,在廣鐵集團廣州動車段長沙動車運用所合署辦公中心,對講機中不時傳來作業者的話語。合署辦公中心墻上掛滿了顯示屏,顯示著全國各地動車組運行狀態。
記者看到,在合署辦公中心,有幾臺曲面電腦屏構成的工作臺位顯得非常耀眼,科技范十足。機器人小組的申弘杰眼盯屏幕,細致地瀏覽動車組檢測設備在車底穿梭。這并非看機械類電影,而是正在監控一級修車底智能檢測機器人掃描車底。因為他們是通過分析檢測設備傳回的圖片進行檢修,也被大家稱為“機檢分析師”。
“他們主要負責監控智能檢測機器人和故障復核,通過監控攝像頭采集的畫面實時查看檢測機器人運行狀態和現場作業環境。對檢測機器人的作業項點進行人工分析,并根據預警情況進行分類研判。如果無法從圖片上進行判斷,將通過前端設備發送至平板電腦,由檢修班人員現場進行確認?!备彼L龍淵介紹。
據了解,長沙動車運用所為提高智能化檢修水平,于2020年在全路率先引進綜合檢測系統。綜合檢測系統由360度檢測設備和動車組車底檢測機器人兩部分組成,可實現對動車組車底、兩側、車頂進行圖像采集,通過智能對比分析查找動車組存在的安全隱患。
機檢分析師兼小組負責人白晉宇介紹,檢測機器人機檢八編組動車作業約耗時37分鐘,有15300個檢測項點,共拍攝圖片1610張。按要求,他們要在2分鐘內完成一組動車組故障檢測分析。
“動車組的每個細節、每個部件,多少顆螺絲釘,在什么位置,都要牢記在心,你才能夠去對比它們的不同點,才能去做檢測分析?!卑讜x宇說,“我們每個機檢分析師心中都有一幅完整的動車組結構圖,會根據具體情況作最快速的判斷?!?
據了解,動車組入庫檢修經常集中在后半夜,以往的人工檢查中,地勤機械師們連續進行高重復度、高密度、高強度的車底和車頂作業,長時間工作對作業者的身心都是較大考驗。綜合檢測系統的投入使用,使每晚每個列位檢修車組數折合提升了30%,節省了25%~30%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了一線生產班組的勞動強度。
“機器人的檢修標準制定、人機界面劃分,我全程參與設計調試,現在看到綜合檢測系統替代了人工檢查的大量重復勞動,替大家感到欣慰?!卑讜x宇說,進入春運以來,綜合檢測設備每天檢測超過4萬張動車組的零部件圖,每周機檢110組,所有的作業時間點、故障信息、誤報類型均需要統計并分析,這些海量的數據都考驗著機檢分析師。但一想到自己的付出能守護動車組運行安全,這份使命讓大伙都感到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