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發展改革委制訂的《上海市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行動方案》。其中提出,支持發展各類服務機器人,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場景率先開展試點。
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近年來,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然而,關于人工智能法律、倫理、社會管理等爭議也隨之而來。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今年2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成立,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明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申請條件、建設程序和保障措施,有序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特制定本指引。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我國實現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受制于技術、數據、人才、行業壁壘等多重因素影響,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
政策共22條分為五大塊,分別是加快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化數據資源開放和應用、深化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推動產業布局和集聚、加大政府引導和投融資支持力度。
掃一掃,反饋當前頁面
微信公眾號